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
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古代耽美

夫子家的卖鱼夫郎(142)

作者:稼禾 时间:2024-05-21 09:16:55 标签:穿越时空 种田文 甜文 市井生活

  “后头。”

  身后的草堆窸窣作响,陶青鱼闻到狗味儿了。

  他帮着刨开外面的稻草,然后就见小黄欢欢喜喜跑到他身边蹭他。

  小黄已经是大黄狗了,之前遭了罪,好在现在已经恢复了。

  陶青鱼逮住小黄解释的前腿,按着他的骨头细细摸去。岑叔手艺好,小黄的骨头接得没差错。家里人照料也用心,才让这狗子又能活蹦乱跳。

  陶青鱼狠狠摸了一把狗头,摸得小黄脑袋上的皮跟着往后,露出眼白。

  陶青鱼看了哈哈笑。

  小黄也不恼,尾巴摇出残影,像个螺旋桨似的。

  杨鹊别开身子嫌弃:“行了行了,全是灰。”

  陶青鱼抓住狗尾巴,小黄立马打着圈儿去咬他的手。也不用劲儿,只牙齿轻轻挨着皮肤,弄得一手的口水。

  陶青鱼松手,拍了拍狗脑门:“好了,给你也带了大骨头。”

  说完,他就起身去洗手。

  另一边,方雾也清点完背篓里的东西。他将陶青鱼买的那些肉拿出来,皱着眉头道:“买这些做什么,费钱!”

  “吃啊。”他又揪了一把身边软弹的狗耳朵,“我去看看后头。”

  *

  陶家这一块鱼塘是早年间他爷爷跟他爹几个花了大力气整修出来的。

  后头原本是一块大田,但收成差。

  家里田地其实不算少了,无奈产量低。只种庄稼养不了一大家子人。

  所以拿出后头这块田做了鱼塘,而这鱼塘的进项也正好填补了青黄不接那一阵的口粮。

  田块大,为了尽快修整完,家里请的人多。

  都是远近的亲戚,有十个。

  中年的带着年轻的儿孙,虽是个清理鱼塘的活儿,但也是代代传下来的。

  鱼塘底下的淤泥挖出来,晾晒过后可以当肥料。塘子往下挖,也不能挖太深,不然漏水就不好了。

  沉淀了几个月,鱼塘里好像又恢复了一点生机。

  塘底早死了的泥鳅已经腐烂化作淤泥,再深一点,就能看到活物的影子。

  *

  鱼塘上的围栏已经撤走了。

  岸上的梨树经过夏日烈日的灼烧,叶子也没剩多少。摘了果子后,叶片稀稀拉拉,有气无力地挂着。

  秋风一吹,岸上落得都是。

  陶青鱼走到他爹那边,曲腿蹲在岸上。随手抓了根儿断了的树枝扒了扒岸上散发着腐臭的淤泥。

  “爹,泥鳅能吃吗?”

  “甭吃了。”

  “活的。”陶青鱼戳戳那露出一截身子的青褐色泥鳅,眼里闪着遗憾。

  陶大郎好笑:“家里还少你吃的了?”

  “倒也不是。”

  只是鲜少能见到那么多的泥鳅。

  陶青鱼直勾勾地看着鱼塘底。

  请来帮忙的人是沿着岸边开挖,贴岸的淤泥被糊上岸。挖长了,绕着岸边那一圈就是一条长长的沟壑。

  里面泥鳅不大。

  想也是新生的,前一批那些长了好多年的肥泥鳅早被毒死了。

  它们铺了厚厚一层。

  下面是硬实的泥巴,泥鳅钻不进去。

  只随便一盆,少说几十斤,放县里也能卖个几两银子。

  再加上泥鳅肉嫩,捞起来吐了泥,开肠破肚油锅里一炸,撒上一点辣椒面。响脆可口,也是一道美味。

  可惜啊可惜。

  夏日太阳大,蒸发不少水。

  余下的水放了之后,清一清淤泥。再撒上专门去医馆那儿开的消毒药粉。

  将缺口封严实了,就这么摊晒着。等到来年,鱼塘里又会蓄积起不少的水。

  要是水不够养鱼,那就只能去河里搬。

  陶青鱼杵着下巴,扔了手上的树枝。

  他小时候见过,那会儿干旱,鱼塘缺水。他爷,他爹、二叔、三叔都是一车一车地从河里装水往鱼塘里拉。

  如此拉了半个月才停。

  那会儿他爹本就不白的皮肤更是晒得像黑炭,甚至还脱了一层皮。

  养鱼也没见得多轻松。

  用不着自己帮忙,陶青鱼绕着岸边走,打量着四处。

  瞧见那水壶里只剩一个底儿,茶叶在下面沉着,陶青鱼干脆拿了水壶回去重新装了一壶。

  刚拎着出了门,就见秦竹往这边跑。

  “小鱼!”

  “你怎么也回来了?”

  “来看看我爷爷。”

  陶青鱼点头,先去把水壶给放了。

  两人往那长长的下坡走。

  成片的田地里只剩下被收尽了稻谷的桩子。田这会儿里面蓄了水,晚上出来还能抓到不少黄鳝。

  黄鳝!

  陶青鱼眼睛发亮。

  不过转眼看秦竹一脸闷闷不乐,陶青鱼戳他腮帮子。“有心事。”

  “没什么,宝瓶村换里正了。”

  “换谁了?”

  “你们陶姓的。”

  陶青鱼拍拍他脑袋:“你爷都做了十几年了,也该颐养天年了不是?”

  秦竹点头:“你说的对。”

  陶青鱼笑了一声:“这事儿让你爹他们愁去。”

  秦竹:“所以我听说你回来了,就过来找你了。”

  陶青鱼:“那咱一起抓黄鳝,卖了银子咱俩平分?”

  “嗯?”这弯转得好快。

  “好不好?”

  “好。”

  说干就干。

  陶青鱼当即回去拿了水桶,换了一身短打草鞋出来。

  黄鳝在县里卖价不低,比鱼贵一倍。卖的人少,只偶尔有人去抓了才有。

  或炒或炖或煎炸,滋味都甚好。

  陶青鱼小时候常跟着伙伴一起抓了换钱,买零嘴吃。

  现下有些田里还放着秸秆,一个个扎起来立着,等干得差不多了之后再拿回去搭草垛。

  这些秸秆下面,就多得是黄鳝。

  陶青鱼把家里的火钳给秦竹,自个儿用手。

  远离池塘那边的几块田。

  下了水后,只需要悄悄靠近草垛。将其移开,手速快些,就能抓上好几条。

  都是村子里长大的,陶青鱼抓黄鳝是一把好手。

  逮着那七寸处一掐,黄鳝受惊,扬起尾巴。

  它一身滑溜溜的,稍不注意就抓不住。

  陶青鱼将其飞快甩进装了浅浅一层水的木桶里,水花四溅,几十文铜板就到手了。

  他们一块田翻遍,又到另一块田。

  晒了一个夏日的田里积攒了浅浅一层水,还没没过脚踝。水下的泥土是硬的,长了一层浅浅的水草,像碧玉一般。

  秦竹嘻嘻哈哈跟着陶青鱼,眉间的愁郁也散了。

  陶青鱼嘴角一翘,拍了拍木桶。看里面黄褐色的黄鳝乱窜,他心情也颇好。

  山风徐徐吹着,带来了成熟的果子香。

  他看了一眼山,想着哪天去赶山,这个季节收获应该也不小。

  坡上他爹吆喝着叫回家吃饭了。

  陶青鱼扶着秦竹上岸,抖了抖草鞋里面的水,往家里赶。

  “就在我家吃吧。”

  秦竹摇头:“不回家我爷又要说我。”

  陶青鱼也不强求。“那下午再继续?”

  “好!”秦竹双眼微弯。

  *

  家里人多,杨鹊将另一张平时用来放杂物的桌子收拾出来抬到堂屋。

  陶家置办的伙食不差。

  两盘炒肥肉,一锅莲藕骨头汤,余下的就是豆腐、时蔬,还有煮熟切片端上来的香肠、腊肉。

  干活的人还有陶家的几个大家长就坐完了两桌。

  他们要喝酒,陶青鱼没去凑那个热闹,而是跟自己小爹爹跟小三叔几个在灶屋的矮桌上用饭。

  草草吃完,大家在院子里歇了会儿又继续去干活。

  陶青鱼就帮着自己小爹爹收拾碗筷。

  歇了会儿,他正要去自己屋睡觉,阿修却笑着过来。

  他也是在陶家帮了一上午忙。

  “主君。”

  “嗯?”

  “我离开一阵,下午过来接您回去。”

  陶青鱼笑着点头:“知道了。”

推荐文章

我和夫郎的好日子

大秦

却将万字平戎策

找错反派哥哥后

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

情杀仇

全朝堂都知道卧底在想什么

虞美人

作者部分作品更多

夫子家的卖鱼夫郎

夫郎养我众将士[种田]

兽世养狼[种田]

在首辅后院种田

穿成山村悍夫郎

上一篇:我和夫郎的好日子

下一篇:殿下说我发癫的样子很美

[返回首页]

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!